湛江176个薄弱分散的村(社)的党组织全部“脱帽”
入村后如何成为“后劲村”?
廖伟村位于湛江经济开发区,多年来一直是“问题村”。2018年,湛江市委组织部将尾坳村党支部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
魏桥村所在的东岛拥有三大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分别是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和巴斯夫。然而,承担征地拆迁任务的魏桥村,征地遗留问题较多,信访矛盾突出。
村“两委”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村民对干部不信任,导致村党支部选举、村容村貌整治等农村振兴建设推进不力,群众普遍不满。
近年来,经过逐步改造,内部矛盾得到解决,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此外,通过成立“党员突击队”,东岛工业园区填筑工程40天突击征地任务有效完成。魏桥村只是湛江通过整顿薄弱村(社区)党组织,化解矛盾,促进农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四级联动破积弊
20多年“无头路”终通车
如何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快速推进农村振兴?面对以卫尾村为代表的农村振兴,湛江市有四个层次的联动,市领导已经整改了25个问题比较复杂的村。县乡两级的所有领导都已经纠正了问题村(社区)。有效整合挂职领导、整改工作组、一秘、扶贫小组和“10万”返乡干部,形成整改合力
其中,每一个软弱涣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都分配了一个特殊的工人阶级,所有有干部涉黑涉恶的村庄都由政法部门挂牌整顿。共有65名"三类"村干部受到刑事处罚,有"村霸",参与黑与恶。
强化“头鹅”是控制“软弱涣散”的关键。湛江采取了“调批、选批、派批”等方法。从而有效地选择和匹配贫困村的党组织。如果党组织书记不适合这个职位,就要坚决调整。在精心安排下,围坳村顺利完成了党组织和村委会的换届选举,村里的“两委”班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党群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提高后,“问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连江市石龙村为例,面对城中村的环境和各种突出矛盾,连江市实行“村村通、村村通”,确保村村通、村村通。现在,经过18年的拖延,征地款已经支付完毕,征地返还的预留土地已经顺利分配给村民。已建成20多年的光明北路已经通车,解决了征地拆迁问题.历史遗留下来的24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攻坚克难强基层
邻里多年隔阂一朝消除
如今,走进雷州市杨家镇峡口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子,两大树上挂着的两个心形铭牌格外醒目,一个写着“唐、刘姐妹合种”,另一个写着“陈、林、王姐妹合种”。
在过去,这是一个不可能的现象。峡口村的土地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很多,差距很大。这个村子的党组织
2018年,濉溪县濉城镇李村党支部被认定为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经过村里“两委”班子的选拔和配合,在党员干部的领导下,干部群众携手拆除猪圈牛棚和危房,改造拓宽村内道路,修复公厕,建设村卫生站。在做了一系列有关民生的实事后,村民们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得到了反复的赞扬。党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得到完善,基层领导地位更加稳固。
党建引领固成效
组建方言宣讲团送课下乡
2018年以来,湛江市以党建为抓手,领导基层治理,创新解决吸毒问题的方式方法。目前,176个薄弱分散的村(社区)党组织都“脱帽致敬”,从保持村内原有整顿工作力度不减、建立定期回访制度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了巩固升级的长效机制。使“落后村”成为“后劲村”,为促进湛江优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今天的湛江,“党建带村建,村建促党建”的例子很多。今年4月初,雷州市杨家镇峡口村筹集资金26万元,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峡口村不仅成为一个适合居住的美丽村庄,也成为一个适合经商的创业村。村里“两委”的干部和官员都热衷于创业。村集体和村民投资湘县成立的废旧金属回收公司,同时在80亩土地上发展红薯种植产业项目,加快了贫困家庭实现就业和增收的步伐。
湛江市除了“党建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的模式外,还加强了以党建为抓手,探索和实施区域党建模式,优化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机制,引导群众参与“三反”和农村振兴战略等重大工作,努力打造共建、治理、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为确保整治工作的长期推进,湛江市委组织部还成立了雷州话、吴川话、粤语等“方言宣讲团”,老干部宣讲团下乡听课,从思想教育层面巩固整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