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8月17日(记者郝宇,孙少雄)“每年春天到冬天都有风吹”。阿拉山口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交界处,是中国著名的风力发电站之一。这里的居民经常说,如果他们想留下来,他们必须一年到头忍受强风。
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受住大风的考验,但何海燕,一个女人,留了下来。跟随风,试图逃离风,然后在风中扎根.经过20多年的风吹草动,在这位48岁的女商人眼里,随着更多优惠政策和项目的落地,曾经孤寂荒凉的阿拉山口变成了吸引一批企业家投资置业的“丝绸之路新城”。
每年的七月和八月,贺海燕都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从在夜市摆摊到今天经营阿拉山口最大的免税商店,何海燕说阿拉山口曾经是她想逃离的地方。
20世纪90年代,随着铁路和公路口岸的逐步开放,阿拉山口的商机开始显现,远离陕西榆林的何海燕来看望在街上摆摊的姐姐。然而,刚下火车,她面前的荒凉几乎使她退缩了。站在一眼望不到的戈壁沙滩上,风像剃刀一样刺痛脸颊。何海燕坦言:“我不想留下来,等我赚到钱我就走。”
这也是当时大多数淘金者的心态。当时,阿拉山口几乎看不到城市的轮廓,除了戈壁沙漠上的几个地方,一个气象站和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火车站。更可怕的是这里的风和沙非常大。“为了赶上八年级和九年级的风,又瘦又瘦的人必须和别人一起去。”
经过几年的努力,贺海燕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为阿拉山口少数使用手机和开车的人之一。
然而,口袋里有钱的何海燕慢慢放弃了离开的计划。她不记得哪一年开始的,阿拉山口的林带逐渐增加,风力开始减弱。令当地人高兴的是,随着教育、住房和医疗机构的不断改善,常年风肆虐的地方逐渐聚集人气。
不久,贺海燕也看到越来越多的火车进出这个国家。2011年,阿拉山口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建立了新疆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今年,第一列中欧列车,——重庆新欧洲,离开阿拉山口。此后,郑新欧洲、韩新欧洲等中欧列车相继问世。铁路轨道上的中欧(中亚)奔驰列车大多离开阿拉山口前往中亚和欧洲国家,这已成为加速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新引擎。
伴随着港口的东风,贺海燕的外贸业务进展顺利。近年来,她与亲戚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并开设了第一个跨境电子商务本地线下体验厅。这家商店汇集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已成为世界各地游客的首选。
店铺蒸蒸日上,这给贺海燕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如果你现在不离开,你会发现阿拉山口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红利的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蔡虎表示,目前已有55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包括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医药原料、木材加工、设备制造和跨境电子商务在内的五大产业板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