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国CPI同比上涨2.3% 年内首次“破2”

2021-12-10 11:4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1月,中国CPI同比数据创下2021年以来新高。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显示,2021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消费品价格上涨2.9%,服务价格上涨1.5%。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平均上涨0.9%。

记者注意到,11月CPI同比增长2.3%不仅达到年内最高值,也是年内首次突破2%。同期发布的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2.9%,增速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虽然PPI同比涨幅仍处于高位运行区间,但这是今年6月以来涨幅首次收窄。

核心CPI小幅上涨。

今年以来,反映物价的关键指标CPI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区间。今年1、2月份,由于基数等因素,甚至出现了同比负增长。

但今年10月份以后,CPI同比涨幅呈现明显上升态势:10月份CPI同比上涨1.5%,较9月份上涨0.8个百分点;11月份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10月份高0.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解释,CPI同比上涨2.3%,环比上涨0.8个百分点。同比涨幅扩大较多,除11月新涨价外,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具体来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2.4%转为同比上涨1.6%,影响CPI涨幅约0.3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5%,较上月上涨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04个百分点。

但记者注意到,11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增速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目前价格上涨仍处于可控阶段。

对于CPI未来走势,郭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薇向记者指出,下一阶段CPI变化主要集中在猪肉价格、服务价格、成本端压力等因素。今年通胀相对较低,主要是生猪价格和服务价格的拖累。

在生猪产能清仓缓慢的情况下,目前猪肉价格更多是季节性上涨,而近期疫情对线下活动的周期性干扰依然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有显著传导作用,已逐步传导至日用品等大众消费品,部分加工食品和日用品近期涨幅较大。

煤炭开采价格由涨转跌。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还显示,2021年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2.9%,与上月持平。1-11月,工业生产者平均出厂价较去年同期上涨7.9%。

结合历史数据可以发现,11月PPI同比涨幅仍处于高位运行区间,但下半年涨幅首次收窄。董结合数据分析,11月,随着保供稳价政策的日益落实,煤炭、金属等能源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初步得到遏制,PPI小幅上涨。

从环比来看,生产者价格指数从上月的2.5%变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3%至下跌0.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涨幅0.3个百分点。多部门联动抑制了煤炭价格的非理性上涨,随着赵薇记者指出,在PPI的各类环比数据中,生产资料环比涨幅由升转降,但生活资料环比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至0.4%。除耐用消费品外,食品、服装和一般日用品价格均大幅上涨。这也说明原材料价格向中下游的传导仍在进行,纺织服装、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等行业的环比涨幅仍在扩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郭立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粮食生产将再获丰收,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蔬菜、猪肉等鲜活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产销衔接顺畅,消费领域商品和服务供给总体充裕,国内CPI保持平稳运行基础坚实。随着各项保供稳价措施的逐步落地,大部分工业品价格可能趋于回落,预计后期PPI涨幅有望整体继续回落。